电话:0513-87535955
传真:0513-87533138
网站:www.sdjscn.com
邮箱:sdjscn@163.com
地址:如皋市如城镇宁海路555号
前中国银行副行长为供应链金融正名
导读
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张燕玲女士认为,由于供应链金融的理论研究滞后,出现标准化缺失和法规、制度不健全的一些乱象,供应链金融的核心价值观被绑架。因此,从术语定义入手,为供应链金融重新正名,便成为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
得益于市场和技术等多方面力量的推动,近年来,供应链金融伴随着赊销贸易在全球范围的盛行,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创新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不断涌现,供应链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众多,已成为国内和国际贸易越来越重要的新生金融领域。但是,由于供应链金融的理论研究滞后,出现了标准化缺失和法规、制度不健全的一些乱象,供应链金融的核心价值观被绑架,经过演变的“创新”产品充斥市场,产品使用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自相矛盾的术语不断出现,不仅给交易流程和会计核算带来麻烦,制约行业规范化发展,也影响了市场接纳程度。因此,从术语定义入手,为供应链金融重新正名,消除术语使用的不确定性,创建有关供应链金融统一的理解和共识,进而推进标准定义的全球应用,便成为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
何谓供应链金融?
2016年3月15日,国际商会(ICC)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第151次执行委员会议上审议通过了由ICC银行委员会(ICCBC)提交的《供应链金融技术的标准定义》(Standard Definitions for Techniques of Supply Chain Finance,以下简称“《定义》”)。该标准定义由ICC银行委员会(ICCBC)、金融与贸易银行家协会(BAFT)、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欧洲银行业协会(EBA)及国际贸易和福费廷协会(ITFA)等五家国际组织共同制定。从体现各自行业最高的业务水平、准确掌握市场最新金融的动态与需求来说,上述五家国际组织制定《定义》是名正言顺的。
为了让中国业界更快了解、掌握和参与全球供应链金融技术标准定义的实施和修改,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银行、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协会供应链金融委员会三家共同推出了《供应链金融技术的标准定义》在中国落地。
供应链金融是指,利用融资和风险缓释的措施和技术,对供应链流程和交易中营运资本的管理和流动性投资资金的使用进行优化。供应链金融通常用于赊销交易,由供应链事件引发。融资提供方对基础贸易流程的可见性是这种金融安排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此项安排可以通过技术平台来实现。
这一定义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金融概念层级体系,包含了所有供应链金融技术并明确其所属范畴及对应层级。如供应链金融包括应收账款融资和基于贷款或放款融资两类,应收账款融资又包含应收账款贴现、福费廷、保理、应付账款融资。
应该强调的是,《定义》所给出的供应链金融总定义还包括产品组合(Portfolio)、赊销(Openaccount)、当事方(Parties)、事件驱动(Eventdriven)、发展及灵活性(Evolvingand flexible)这五个贯穿《定义》的措辞(或称概念),应该视同供应链金融的基础定义或总定义的有机构成。应该注意的是,《定义》将供应链金融的性质解释为:供应链金融是一种针对商业活动提供的融资、风险缓释手段及技术组合金融服务模式,涵盖范围广泛的产品、项目及解决方案,参与者众多,涵盖供应链上供应商至经销商等各参与方,主要用以支持商业供应链从采购到支付的端至端的贸易、资金及物流全流程各个环节的金融需求。
了解实体供应链和供应链金融对于正确认识供应链金融至关重要。对于供应链金融提供方,只有在充分了解实体供应链条的运作流程及各个环节可能产生的融资需求基础上,才能提供量身定制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供应链金融是服务于实体供应链的系列金融服务链条,包括向物流供应链条上参与者提供金融需求所涉及的财务流程、事项及活动等。供应链金融提供方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并非高枕无忧,金融供应管理是否得当直接决定了其金融服务的安全性、收益性及竞争性。
近年来,供应链金融提供方屡因供应链金融管理失当造成较大的资金风险,包括:由于银行未能对回款账户进行有效监控管理,导致供应链上的供应商挪用资金他用而无力偿还后形成的资金损失;由于银行未要求提供诸如买方信用保险或货物保险或引入物流企业监管物流等风险缓释手段,导致买方倒闭或货物灭失后无法获得第三方保险机构的赔付以降低资金损失等。
所有这些,都与供应链金融参与方对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概念缺乏明确的认识,没有真正理解供应链金融包涵哪些基本要素有关,没有按照供应链金融的内在要求科学运作,致使出现主观失误,也无法辨清供应链金融市场中的各种骗术,终致吃亏上当。
特征、意义及发展方向
精准性——供应链金融的精准性体现在以实物供应链为基础,以真实贸易为背景,对企业的融资环节、融资时点、融资规模、融资用途等具有精准定位,能够精准服务于企业的融资需求。供应链金融的所有其他特征及其衍生的功能作用都是建立在精准性基础之上,是供应链金融区别于其他金融产品、项目、方案的最大特征。
包容性——供应链金融的包容性体现在抛弃了传统信贷融资“唯出身论”做法,对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水平的企业,采取相同的客观评价标准,将融资与否、融资多少与具体融资项目挂钩,对事不对人,令所有的融资需求方得到公正平等的待遇。因此,供应链金融往往被视为“普惠金融”。
安全性——供应链金融的安全性体现在融出去的资金具有很高的自偿性,违约风险很低。这是因为供应链金融有基础贸易作为支撑,融资提供方对基础贸易流程的可见性是这种金融安排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融资提供方在前期的风险评估环节就已经充分考虑了融资项目本身未来创造现金流的能力。因此,尽管供应链金融门槛很低,融资对象更广,其资金安全性却更高。
在现有实体经济的运转中,供应链金融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首先,支持第四次产业革命,保障可持续发展——供应链金融完全符合第四次产业革命的需求。供应链金融的突出特征是以供应链事件为驱动,通过互联网智能化、一体化的新科技手段,整合供应链上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快速响应企业的资金需求,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是绿色金融的典范。因此供应链金融能够实现精准投放资金,支持企业的个性化创新活动,释放企业的创新活力,符合“工业4.0”概念,是奠定第四次产业革命成功基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供应链金融与实体供应链相伴相生,能够准确为实体经济把脉,能够通过引导资金流向,快速响应供给侧改革目标:为产能过剩的落后产业“断血”,解决中国当前为“僵尸企业”拖累、经济下行的风险;为投机过度的产业如房地产业“降温”,解决实体经济投资热情下降和创业热情受挫、产业结构失衡的风险;为迎合市场需求,代表新兴产业革命发展方向的企业“供血”,解决当前中高端供给不足、中高端需求严重外流的风险,也帮助中国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中抓住机遇快速发展。
第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高经济增长活力——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活力的来源。然而长久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却始终是世界难题。今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及7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都强调要通过普惠金融的创新,允许金融部门接纳信用普遍较低的中小微企业,努力解决它们的融资难题。今年的G20杭州峰会核准了二十国集团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别原则等一系列行动方案,旨在加速普惠金融的落地。
供应链金融基于事件驱动而非“身份驱动”,弱化了担保和抵/质押,降低了融资门槛,对中小微企业非常友好,特别是其项下的保理产品允许中小微企业利用供应链下游大型买方企业的信用获得融资便利,突破了自身信用度不高的限制,获得传统银行不能批准的贸易融资和流动资金,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供应链金融作为适用赊销贸易的融资技术创新,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的金融解决方案,帮助中小微企业盘活应收账款等存量资产,优化财务结构,加快资金周转,扩大业务规模,从而降低财务成本,较好解决融资贵难题,获得收入和利润双增长的好处。
标准化与可持续发展
以下三个趋势,将成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方向:
一、在线化——在线化是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大势所驱,是进一步提高供应链金融的精准性、包容性和安全性的必然要求。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成交易流程的在线化、交易数据的电子化、交易信息的集成化,使得供应链金融的提供商能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分析手段将中小微企业的交易信息快速有效地转化成信用信息,降低信息不透明和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融资效率、保障资金安全。并且在线化突破了地域限制,允许供应链金融提供商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制造商、经销商纳入其网络体系,提供跨地域服务,扩大了业务规模。
二、专业化——专业化是开辟供应链金融蓝海战场的有效手段,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供应链金融提供者侧重于向某一或若干细分行业提供服务,通过在有限行业内的深耕细作,熟悉掌握行业的交易习惯、供需状况、竞争条件、市场规律等,巩固客户资源,构筑进入壁垒,形成核心竞争力。其二是指供应链金融提供者侧重于提供某一或若干方面的服务,充分发挥自己的先天优势,并形成牢固的后天优势,如在提供融资、征信、信用评级和风险评估等方面,以此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并作为与其他供应链金融提供者合作的砝码。
三、标准化——标准化是供应链金融产业化的先决条件,是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前提,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行业自律性组织要制定标准性文件,明确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术语、定义、范畴、业务规范等,形成行业统一惯例,便于业内交流和对外宣传;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制定法律制度、司法解释,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创造稳定的法律环境、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在这方面,信用证与独立担保已有各自法律解释,而供应链金融涉及的应收账款及仓单等权利关系更为复杂,在我国尚未有明文的司法规定,需要银行、企业、立法、司法及监管各方共同努力。
《定义》标准化是供应链金融向可持续发展迈出的一大步。为了保护和推动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建议特别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学习研究。虽然《定义》还不等同于国际惯例,但它是多个国际专业组织强强联合,共同为《定义》这份文件的权威性背书;并尽量把利益相关方对供应链金融的一些称谓和理解统一到一个话语体系中来,便于更有效地开展对话。我们应该尽快形成中国比较一致的观点,以便参与《定义》的修改完善。
第二,在彻底整顿供应链金融市场乱象的基础上,发挥行业自律性组织的协调作用,强化供应链金融企业自清自律,树立客户至上和互利共赢的理念。
第三,在认真建立供应链金融市场法规、政策的基础上,加快供应链金融的制度建设和法律建设,为供应链金融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第四,建立供应链金融基金,提高供应链金融提供商的抗风险能力,为其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保障。
第五,规范创新,引领世界。作为世界最大的国际和国内贸易市场,供应链金融需求巨大。我们应在规范发展的同时,积极创新产品,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来源:财经杂志 作者:张燕玲
- 上一篇:守住产业链金融“三岔口”
- 下一篇:金融人必看,未来5年的趋势